自4月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,美国、欧洲、印度等国叫苦不迭。关于中国稀土管控这件事锦富优配,其实早就该做了,但是要想严格管控、溯源难度是很大的。受暴利驱动,总有不怕死的。前不久就曝光了多起稀土走私案件:
1.深圳“稀土瓷砖胶”案。
海关在深圳盐田港查获伪装成“瓷砖胶”的25吨钕铁硼磁粉,价值超亿元,可用于制造500架F-35战机核心部件。走私团伙利用真空封装技术逃避检测,买家为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。同一家族团伙在香港葵涌码头再查获150吨伪装成“工业盐”的稀土磁粉,涉案总金额达80亿元。
2.广州“化妆品原料”案。
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2.3吨稀土氧化物粉末锦富优配,伪装成化妆品原料,计划经日本转运至美国新能源电池厂。主犯李某使用加密通信伪造报告,涉案金额超12亿元。
3.厦门“废旧金属”案。
厦门港查获3.5吨稀土钕铁硼废料,藏匿于废旧金属堆中并涂抹锈迹伪装,计划转运至欧洲制造磁体。
4.跨境“蚂蚁搬家”案。
上海海关破获团伙通过电商平台将稀土氧化物拆分为5-10公斤小包裹,伪装成“电子配件”寄往东南亚,再转至美国半导体公司,累计走私1.8吨稀土。
关于稀土走私案件,基本都是内鬼和境外勾结,利用监管漏洞,高价卖给西方空壳公司。甚至还有一些国外企业,比如韩国参与“超量采购”洗白稀土,再转售美国,还有走私稀土先运至东南亚更换中性包装,伪造原产地标签后转口欧美,例如马来西亚洗白案例,真的防不胜防。真要完全严格管控,这个挑战确实很大。说起来很多人不信,中国能一周内破获多起稀土走私大案,其实美国企业的帮助很大。
近日,路透社独家报道了一篇内幕文章,海关和航运记录显示,从去年中国限制稀有金属以来,异常大量的锑(一种用于电池、芯片和阻燃剂的金属),从泰国和墨西哥涌入美国,从12月到4月期间,美国从这两国进口了3834公吨氧化锑,比过去三年总和还多,至少有一家中资公司参与了这种贸易。中国锑生产商(Youngsun Chemicals)的泰国子公司,近几个月一直与美国贸易频繁,这家子公司将至少3366吨锑产品从泰国运往美国。文中拿出了不少未公开的贸易记录和证据,并点名了是哪家中资公司参与走私。为什么美国媒体要主动爆出来?虽然这个案件在几个月前已经处理了,但路透社这篇报道似乎证明,之前破获的走私案大概率就是美国公司举报的。
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买办,买办最痛恨的是什么:国产和走私,它哪里会管你卡不卡脖子。这些正规稀土贸易、生产都是被买办垄断的,怎么可能允许走私搅乱市场价,把走私干掉了才能高价销售,商业竞争就是这么朴实无华。之前中国限制铋金属出口,美国唯一一家铋金属生产商就疯狂向中国举报走私,而且同行最了解同行,顺着摸证据一摸一个准,就是这么魔幻。不过要严控稀土出口体系,最终还得靠自己,包括完善溯源系统,海关检测技术升级、法律震慑等。
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